學科建設

2019年本科生工作總結

1、制定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

2019年春季學期,召開全系教學工作會議,在充分調動各教研室教師全員參與討論的基礎上,形成“厚基礎,多元選擇”的思想共識,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較大調整,提出了總學分146、核心(必選)課程、限選課程和選修課程為內容的2019級新的培養(yǎng)方案。

秋季學期,根據(jù)去年第一輪文史哲大類培養(yǎng)課程教學運行的情況反饋,調整了歷史方向的大類培養(yǎng)課程?,F(xiàn)在第二輪大類培養(yǎng)平臺課程正在開展,進行良好。

2、教學改革工作

在學校的推動和系領導的統(tǒng)籌安排下,我系遵循學校教學改革精神,積極進行教學改革。瞿駿教授主持的“中國近代史”課程教改項目,獲得市級重點項目。 本系獲得校課程思政“領航學院”稱號,將建設“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實踐”教學特色改革領航團隊和十五門領航課程。

組合系內相關實踐課程教師力量,董建波副教授主持的江南市鎮(zhèn)歷史調查虛擬仿真試驗項目,于20198月獲得上海市市級虛擬仿真試驗教學項目立項,現(xiàn)正申報國家級虛擬仿真試驗教學項目。

配合學校和系工作,本年度先后主持制訂《歷史學系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提升計劃》、《歷史學系拔尖學生培養(yǎng)計劃2.0》、《歷史學高培計劃申報表》、《2019.7-20.12歷史學系本科專業(yè)課程建設計劃》、《歷史學系實習教學體系整體提升計劃》等。

為更好地提升本科專業(yè)水平,建設一流專業(yè)、一流課程,為2020年參加國家本科師范專業(yè)認證做準備,提交三年師范專業(yè)認證數(shù)據(jù),本年針對畢業(yè)要求的制訂、以及課程對畢業(yè)要求的靠標、對標情況,在師生中進行調研;對14級畢業(yè)生和已畢業(yè)學生,進行評價問卷調查;開展了全國部分重點高校的調研。

與外語、哲學、中文、城區(qū)學院充分交流和溝通,與本系導師充分討論,制訂具有跨學科培養(yǎng)新文科特征“歷史+”本科拔尖人才培養(yǎng)計劃,已經(jīng)進入到與各學院討論學程計劃的階段。

與本科教學點責任教授章義和老師合作,在系班子的共同努力下,于20191月,制訂《歷史學系本科專業(yè)點(教學點)三年(19-21)發(fā)展規(guī)劃草案》,獲得系教學委員會通過。

3、教務運行及教學質量監(jiān)控工作

歷史學系在2019年度春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41門,公共課11門,暑期課程10門;秋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課42門,公共課13門。新開設11門課程,分別是20世界中國思想史研究專題、明清社會經(jīng)濟史專題、《史記》導讀、戰(zhàn)檔案中的冷戰(zhàn)國際史、宋史、中國古代環(huán)境史專題、中法關系史、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專題、越南史、電影中的當代史、中亞史。

除了歷史系領導、教研室主任、督導聽課外,2019年還組織顧衛(wèi)民老師開公開示范課,、王進鋒、陳波、朱明、唐小兵、王銳、肖琦、范丁梁等老師開教學研討課,由一線的教師共同參與、共同研討,提升教學質量。

4、教師激勵工作

        除做好教師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外,歷史學系還積極推薦優(yōu)秀教師參與學校層面及更高層面的各類獎勵申報。今年,梁志老師獲得學校年度教學貢獻獎,范丁梁老師參加學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選拔。

5、招生工作

5月,在教務處的領導、本系蔡堅老師的指導和教師的全力支持下,我們順利完成了上海高考歷史試卷的閱卷工作。

6月,副系主任黃愛梅及劉嘯、劉彥文等老師支持下,攜研究生共同完成今年安徽省的招生宣傳工作。并在招辦指導下,更新了本專業(yè)新的專業(yè)介紹,本系宣傳片正在拍攝修改階段。 

6、學生培養(yǎng)

協(xié)助制定和落實本單位優(yōu)秀學生個性化培養(yǎng)、各類獎學金評定方案和推免直研院系方案細則,協(xié)助做好學生的轉專業(yè)、學業(yè)預警、病休學生的請假、休學及復學手續(xù)、違紀學生處理等工作。

協(xié)助舉辦第十一屆全國歷史學本科生論壇,并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,今年年底推出《全國歷史學本科生論壇十年論文精選集》。

2019年,在本系舉辦的第十一全國歷史學本科生論壇上,取得2位一等獎、3位二等獎、4位三等獎的好成績。今年上海市歷史學專業(yè)本科生四校論壇上獲得了2個一等獎,6個二等獎;本科生科創(chuàng)項目14項順利結題,2項優(yōu)秀。

積極主動與孟憲承書院、大夏書院聯(lián)系,安排王燕、董佳貝和趙繼珂老師為孟院導師,章義和、梁志、劉嘯、趙晉、李曄夢老師為19級拔尖班導師,本人亦為兩院導師。


2018年本科生工作總結

1、制定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

2018年春季學期,在教務處“大類培養(yǎng)”思想指導下,與中文、哲學系緊密合作,全系教師鼎力合作,構建了2018級大一的大類培養(yǎng)課程群,提出一門必修課、8門選修課,在此基礎上制訂了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?,F(xiàn)在第一輪大類培養(yǎng)平臺課程正在開展,進行良好。

2、教學改革工作

在學校的推動和系領導的統(tǒng)籌安排下,我系遵循學校教學改革精神,積極進行教學改革。黃愛梅主持的“歷史文獻研讀與本科生史學研究能力育成” 項目,獲得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、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。 各門大類平臺課程的建設以及“歷史系推進文史哲大類培養(yǎng)模式的探索研究”項目,作為校本科教學建設與教學管理特色面上項目立項。

組合系內相關實踐課程,于2018年12月以“基于史學實踐能力培養(yǎng)的歷史系專業(yè)實踐課程群設計”申報市級本科重點教學改革項目,獲得學校推薦。

配合系和學校工作,本年度先后主持制訂本科教學獎勵方案、院系本科教學課程量方案(按照學校標準),協(xié)助制訂績效分配方案,協(xié)助教學負責教授推薦、制訂未來三年本科教學規(guī)劃草案。

開始為2020年參加國家本科師范專業(yè)認證做準備,提交三年師范專業(yè)認證數(shù)據(jù),針對畢業(yè)要求的制訂、以及課程對畢業(yè)要求的靠標、對標情況,在教師中進行調研;對14級畢業(yè)生和已畢業(yè)學生,進行評價問卷調查。

開始為拔尖計劃2.0提升基地班培養(yǎng)效果,對往屆基地班學生、導師進行調研,準備在充分聽取師生意見的基礎上,進行整體設計,進一步推進本系課程調整、跨系選課、本碩一體等方面的工作。

與本科教學點責任教授章義和老師合作,在系班子的共同努力下,于2018年底-2019年1月,制訂《歷史學系本科專業(yè)點(教學點)三年(19-21)發(fā)展規(guī)劃草案》,獲得系教學委員會通過。

3、教務運行及教學質量監(jiān)控工作

歷史學系在2018年度春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32門,公共課13門,暑期課程12門;秋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課35門,公共課12門。新開設6門課程,分別蘇聯(lián)史、美蘇冷戰(zhàn)史、中國基督教簡史、戰(zhàn)后印度支那問題研究、近代中國的商人與社會、中國近代的制度與文化概論。

除了歷史系領導、教研室主任、督導聽課外,2018年還組織林廣、孟鐘捷老師開公開課,劉嘯、劉彥文、肖琦、董佳貝、王傳、劉衍鋼、朱明、趙繼珂、李磊老師開教學研討課,由一線的教師共同參與、共同研討,提升教學質量。

4、教師激勵工作

除做好教師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外,歷史學系還積極推薦優(yōu)秀教師參與學校層面及更高層面的各類獎勵申報。今年,瞿駿老師獲得上海市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二等獎,王傳老師獲得學校青年教學比賽一等獎、申萬宏源獎教金,阮清華老師獲得校年度教學貢獻獎。

5、招生工作

5月,在教務處的領導、本系蔡堅老師的指導和教師的全力支持下,我們順利完成了上海高考歷史試卷的閱卷工作。

6月,本人及王進鋒、趙靜、田愿靜激老師攜研究生,共同完成今年安徽省的招生宣傳工作(皖北、皖東)。并在招辦指導下,完成本專業(yè)新的專業(yè)介紹。

6、學生培養(yǎng)

協(xié)助制定和落實本單位優(yōu)秀學生個性化培養(yǎng)、各類獎學金評定方案和推免直研院系方案細則,協(xié)助做好學生的轉專業(yè)、學業(yè)預警、病休學生的請假、休學及復學手續(xù)、違紀學生處理等工作。

協(xié)助舉辦第十屆全國歷史學本科生論壇,并與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,擬于明年推出《全國歷史學本科生論壇十年論文精選集》。

2018年,14級基地班學生張校博、15級基地班學生方凱獲得南開大學“史學新秀”三等獎。在本系舉辦的第十屆全國歷史學本科生論壇上,取得2位一等獎、3位二等獎、4位三等獎的好成績。今年本科生科創(chuàng)項目14項順利結題,2項優(yōu)秀。

積極主動與大夏書院聯(lián)系,安排王燕、周健、高嘉懿老師為18級師范班和基地班導師,本人多次參加大夏書院的導師活動。


2017年本科生工作總結

(一)制定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

2017年春季學期,教務處要求制定2017級本科生的培養(yǎng)方案。這一工作歷史系領導高度重視,在書記、系主任的領導下,針對師范生、基地班學生的不同教學要求,制訂了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的草案,然后組織教學委員會討論修訂,并獲得通過。這一方案對課程進行了部分調整,主要是將原來的《中國近現(xiàn)代史》4學分拆分為《中國近代史》2學分和《中國現(xiàn)代史》2學分,相應地《中國近現(xiàn)代歷史文選》2學分也分為《中國近代歷史文選》和《中國現(xiàn)代歷史文選》各1學分。將原來1學分的《史學論文寫作》提高為2學分,建議由唐小兵、董佳貝老師共同建設。此外,對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所占學時進行了規(guī)定。

(二)迎接兩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

2017年6月2日,本系在教務處的指導下,接受校內本科專業(yè)評估;10月29日至11月2日,與全校共同接受教育部審核評估。

為了迎接本年度的兩次評估,按照教務處要求,本系認真重新梳理了我們的專業(yè)定位與規(guī)劃、培養(yǎng)目標和培養(yǎng)方案,對全部本科生課程的教學大綱等基本教學文件進行重新編制和修訂,整理和修訂了系內的本科生教學和管理方面的規(guī)章制度,核查近三年來全部本科生的試卷、畢業(yè)論文,匯總教師和學生的各方面數(shù)據(jù),總結本系專業(yè)特色,撰寫自評報告,制作匯報ppt以及各類支撐材料。并在自評報告的基礎上,又根據(jù)教務處的要求,提供了實踐教學方面的總結材料、人才培養(yǎng)特色工作小結等資料。

由于準備充分,兩次評估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教務處組織的專業(yè)校內評估邀請了來自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陸靖、上海大學文學院院長張勇安、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陳恒、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系主任陳雁、同濟大學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陳崢、復旦大學核心課程委員會副主任李宏圖、我校教授李學昌等七位校內外同行及專家,我校教務處處長雷啟立、招生辦公室主任濮曉龍等一同參加。匯報會后,專家觀摩了王春來《16-19世界世界史》、王應憲《中國史學史(上)》,調閱了近一年的試卷,近一屆的畢業(yè)論文等基本教學檔案和核心課程教學大綱,專家一對一訪談學生代表和教師代表。會后專家對招生情況、專業(yè)特色、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及途徑、教師隊伍與教學水平、教學方法改革與培育教學成果、實踐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、教學質量監(jiān)控、就業(yè)情況、師范與非師范生群體融合溝通等多個方面,給予了中肯的反饋意見和建議。教育部評估期間,本科教學評估專家、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、歷史系教授張連紅本系舉辦了教學評估座談會,聽取匯報,與學生座談,調閱了2013級的畢業(yè)論文和《中國近現(xiàn)代史》的考卷,并選取李磊老師《史學研究導入》和朱明老師的《歐洲中世紀城市史研究》兩門本科生科創(chuàng)進行聽課。專家對我系的專業(yè)建設和本科教學予以充分肯定。

(三)教學改革工作

2017年,在學校的推動和系領導的統(tǒng)籌安排下,歷史系遵循學校教學改革精神,積極進行教學改革。其中沐濤老師“歷史名人與人類文明發(fā)展”課程通過2015年度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項目驗收,“世界史教研室文化建設”作為2015年度校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驗收結題,沐濤與賈菁菁老師“歷史名人與人類文明發(fā)展——以李鴻章與拿破侖為例”、瞿駿老師“比較視野下的世界文明”作為2013、2014年度通識教育精品課程建設項目通過驗收,并授予“通識教育精品課程”稱號。

“歷史文獻研讀與本科生史學研究能力育成——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學改革實踐成果報告”參加校教學成果獎評選,被推薦參加市教學成果獎評選。“創(chuàng)建歷史系本科教學管理特色”作為校本科教學建設與教學管理特色面上項目立項;“史學與公眾生活”、“江南歷史與社會考察”作為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試點項目立項;“《史記》導讀”與“戰(zhàn)后亞洲:殖民遺產與大國博弈”、“錢穆《國史大綱》導讀”作為校通識教育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立項;王燕老師“北美中國史研究概述”、楊彪老師“海外歷史教育研究”和“微格教學”課程獲得2017年校在線教學平臺優(yōu)質課程建設項目資助。

(四)教務運行及教學質量監(jiān)控工作

歷史學系在2017年度春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32門,公選課11門,暑期課程11門;秋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課35門,公選17門。新開設12門課程,分別為《江南歷史與社會考察》《國際關系理論與冷戰(zhàn)國際史》《當代中國環(huán)境史》《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》《中國近代的制度與文化概論》《歷史思維訓練與歷史教育》《中朝關系史》《美國冷戰(zhàn)外交史》《中國當代史上的事件和人物》《<史記>導讀》《戰(zhàn)后亞洲:殖民遺產與大國博弈》《錢穆<國史大綱>導讀》。

除了歷史系領導、教研室主任、督導聽課外,2017年還組織顧衛(wèi)民老師開公開課,劉嘯、姚遠梅和范丁梁老師開教學研討課,由一線的教師共同參與、共同研討,提升教學質量。

(五)教師激勵工作

除做好教師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外,歷史學系還積極推薦優(yōu)秀教師參與學校層面及更高層面的各類獎勵申報。其中,

瞿駿老師獲得2017年度申萬弘源獎教金推薦,王銳老師獲第二十八期新入職教師教學比賽三等獎。

(六)招生工作

2017年是新的高考政策的第一年,在2017年上海市高考、水平考工作中,配合上??荚囋旱墓ぷ?,歷史學系教師繼續(xù)參與命題工作。一人參加高考命題,一人參加水平考命題。

在教務處的領導下,2017年上海高考歷史試卷的閱卷工作由本系負責組織教師進行閱卷。在學校的領導下,順利地完成了該項工作。

(七)學生培養(yǎng)

協(xié)助制定和落實本單位優(yōu)秀學生個性化培養(yǎng)、各類獎學金評定方案,協(xié)助做好學生的學業(yè)預警、病休學生的請假、休學及復學手續(xù)、違紀學生處理等工作。2017年春季,歷史系共有1名學生赴臺灣交流(廖昀),2名赴境外交流(楊牧樵,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;黃須眉,卓越教師計劃,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)。

2016年度國創(chuàng)結題1項,2017年度國創(chuàng)結題1項、延期2項;2016年度市創(chuàng)結題5項,2017年度市創(chuàng)結題3項;2016年度大夏項目結題5項(含15年度延期2項),2017年度校創(chuàng)項目結題4項、延期1項。2017年10月,歷史系本科生成功有12項獲得校本科生科研培育項目立項。

第九屆全國歷史系本科生論壇,本系學生榮獲2個一等獎,4個二等獎,6個三等獎;2位學生參加山西師范大學主辦的“商務印書館”杯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歷史學論壇,1位獲“十佳優(yōu)秀論文獎”。


2016年本科生工作總結

(一)制定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

2016年春季學期,教務處要求制定2016級本科生的培養(yǎng)方案。這一工作歷史系領導高度重視,在書記、系主任的領導下,針對師范生、基地班學生的不同教學要求,制訂了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的草案,然后組織教學委員會討論修訂,并獲得通過。這一方案加強了本科生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(yǎng),新增專業(yè)必修課“史學論文寫作”(1學分),并對師范班的課程安排做了調整:刪除了原有的專業(yè)必修課“教師口語”,將專業(yè)必修的“教育學”提前至第4學期開設,“海外歷史教育研究”延后至第6學期開設,以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要。

(二)教學改革工作

2015年,教務處對本科教學推行了諸多的改革項目,其中力推網(wǎng)上教學平臺的使用。在學校的推動和系領導的統(tǒng)籌安排下,歷史系遵循學校教學改革精神,積極申報,在線教學平臺課程建設項目首批資助課程17門:劉敏“世界近代歷史文選”、李磊“中國傳統(tǒng)政治文明”、李磊“中國制度史”、路新生“近三年學術史新論(上)”、王悅“古羅馬文明”(暑期課程)、阮清華“中國當代史”、朱明“中世紀城市研究”(暑期課程)、姜進“中國婦女史”、孟鐘捷“歷史與公眾生活”、王進鋒“考古、文物與歷史”、王傳“走進歷史發(fā)生的現(xiàn)場:歷史人類學”、黃愛梅“中國古代歷史文選”、沐濤“非洲史”、王應憲“經(jīng)學歷史”、王春來“美國史”、陳波“20世紀世界史(上)”、徐顯芬“日本史”;第二批申報4門:”擬資助課程:李磊“史學研究導入”、李孝遷“中國史學史(下)”、王悅“16世紀以前世界史”、賈菁菁“歷史名人與人類文明發(fā)展”。其中第一批項目課程已經(jīng)通過中期檢查。

(三)教務運行及教學質量監(jiān)控工作

歷史學系在2016年度春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37門,公選課8門,暑期課程9門,專業(yè)1門,公共8門;秋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課44門,公選17門。新開設17門課,分別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商人與社會,古代民族史(2),中學歷史教育中的思維訓練,中德關系史概論,近代中國的商人與社會,日本史,當代日本講座,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,歐洲城市史:范式與比較(1800——二戰(zhàn)),學術規(guī)范與論文寫作,史學論文寫作,中國當代口述史,歷史與公眾生活,古代民族史(3),中古史專題研究(上),影視作品中的戰(zhàn)后兩岸關系問題。

除了歷史系領導、教研室主任、督導聽課外,2016年還組織青年教師梁志開公開課,包詩卿、趙晉開教學研討課,由一線的教師共同參與、共同研討,提升教學質量。

(四)教師激勵工作

除做好教師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外,歷史學系還積極推薦優(yōu)秀教師參與學校層面及更高層面的各類獎勵申報。其中,梁志教授榮獲2016年度能達獎教金。

(五)招生工作

2016年是舊的高考政策的最后一年,在2016年上海市高考、水平考工作中,配合上??荚囋旱墓ぷ?,歷史學系教師參與命題工作。一人參加高考命題,一人參加水平考命題,。

在教務處的領導下,2016年上海高考歷史試卷的閱卷工作由本系負責組織教師進行閱卷。在學校的領導下,順利地完成了該項工作。

(六)學生培養(yǎng)

協(xié)助制定和落實本單位優(yōu)秀學生個性化培養(yǎng)、各類獎學金評定方案,協(xié)助做好違紀學生處理等工作。2015年1月至今,歷史系共有3名學生參加境內交流,5名學生參加境外交流。其中,臺灣5人。

2016年1月至今,歷史系本科生成功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訓練計劃項目1項、上海市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訓練計劃項目3項、本科生科研培育項目10項。本年度國創(chuàng)結題2項(結項率100%)、市創(chuàng)2項(結項率100%),大夏項目3項(延期2項)。

第八屆全國歷史系本科生論壇,本系學生榮獲三個三等獎;1名學生榮獲第十屆“史學新秀”三等獎,并代表學校文科首次參加第九屆“全國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年會”并宣讀論文。


2015年本科生工作總結

(一)制定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

2015年春季學期,教務處要求制定2015級本科生的培養(yǎng)方案。這一工作歷史系領導高度重視,在書記、系主任的領導下,針對師范生、基地班學生的不同教學要求,制訂了新的本科生培養(yǎng)方案的草案,然后組織教學委員會討論修訂,并獲得通過。這一方案著眼于根據(jù)學科發(fā)展重新調整學分,將《中國通史》中的《中國近代史》縮減為一個學期課程、《世界通史》中的《世界古代中世紀史》也壓縮為一個學期,并將《調查與寫作》(一)、(二)兩門課,合并為一門課,并將師范生學分按照教務處要求進行調整。

(二)教學改革工作

2015年,教務處對本科教學推行了諸多的改革項目,比如慕課建設、校教改項目、上海市教改項目、上海市精品課程建設等。在系主任、書記的統(tǒng)籌安排下,歷史系遵循學校教學改革精神,積極申報,獲得了一定的成績。在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建設項目驗收中,孟鐘捷教授領銜的《世界文化史十五講》獲得優(yōu)秀,并入選2015年上海市精品課程。目前,由沐濤教授領銜的《歷史名人與人類文明發(fā)展》入選2015年度上海市教委本科重點課程。沈志華教授領銜的《冷戰(zhàn)國際史》課程獲得校2015慕課建設項目。

孟鐘捷《德國簡史》、路新生《中國近三百年疑古思潮史綱》教材入選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優(yōu)秀教材獎。沐濤《世界文化史讀本》、董建波《歷史社會學研究方法》、孟鐘捷《德國簡史》獲得校精品教材建設專項基金。

針對學校加強教研文化的要求,王春來老師領銜的《世界史教研室文化建設》獲得2015年學校教改項目立項.李孝遷《“中國史學史”課程教學改革》獲得2015年學校教改項目立項。

應教務處課程建設規(guī)劃,李磊、黃愛梅、包詩卿參與建設核心通識課程《中國傳統(tǒng)政治文明》,該課程已經(jīng)建設成為教育部精品課程。

(三)教務運行及教學質量監(jiān)控工作

歷史學系在2014年度春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44門,公選課17門,秋季學期開課專業(yè)課50門,公選課17門,新開設10門課,分別是近代中國社會,上海近代工業(yè)史、中國傳統(tǒng)政治文明,古代軍事史(上)(下),英帝國的興衰,考古、文物與歷史,古典拉丁語文獻入門(一)(二),中國近代資本家群體。

除了歷史系領導、教研室主任、督導聽課外,2014年還組織青年教師瞿駿開公開課,周健、董佳貝、包詩卿、李磊開教學研討課,由一線的教師共同參與、共同研討,提升教學質量。

(四)教師激勵工作

除做好教師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外,歷史學系還積極推薦優(yōu)秀教師參與學校層面及更高層面的各類獎勵申報。其中,孟鐘捷教授獲得寶鋼教育獎。

(五)招生工作

2015年國家公布了新的高考政策,上海等地區(qū)隨即公布新的高考招生方案,針對這一變化,歷史學系教學委員會通過了歷史學專業(yè)在上海、浙江地區(qū)招生要求的提議,積極有效地應對高考對招生工作帶來的新變化。并按照學校招辦的要求,設定了2015年的招生計劃。

在2015年上海市高考、水平考工作中,配合上海考試院的工作,請歷史學系教師參與命題工作。一人參加高考命題,一人參加高考審題;一人參加水平考命題,一人參加水平考審題。

在教務處的領導下,2015年上海高考歷史試卷的閱卷工作由本系負責組織教師進行閱卷。在學校的領導下,順利地完成了該項工作。

(六)學生培養(yǎng)

協(xié)助制定和落實本單位優(yōu)秀學生個性化培養(yǎng)、各類獎學金評定方案,協(xié)助做好違紀學生處理等工作。2015年1月至今,歷史系共有3名學生參加境內交流,10名學生參加境外交流。其中愛爾蘭1人,臺灣10人,美國1人,瑞士1人,英國1人,德國1人。

2015年1月至今,歷史系成功立項校級大夏基金項目11項。